搜尋此網誌

2011年4月10日星期日

2011年4月2日Blog聚@景賢里

更新日期:2011年5月5日


號外


Blog友知足常樂提供以下極有用資料。


未去過景賢里而又想去參觀的blog友,快請到下面這一連結查看一下,究竟在額外的開放期中,那一天你會有時間前往參觀。


景賢里額外開放日詳情




距離上一次的blog聚不足兩個星期又有blog聚。


這一次亦是與知足常樂聚會吹水。事緣政府宣佈港島半山司徙拔道45號,景賢里大宅復修完成,安排於4月份的幾個星期六、日及復活節假期給公眾免費參觀。


blog友知足常樂問1733有沒有興趣參觀?當然有啦!


就這樣,知足常樂透過在網上使用電郵報名,幸運地在抽籤的安排下被抽中,也被安排了一個我們選擇的日期 ─ 4月2日參觀。


因為參觀的時段是早上10時至中午12時30分,所以我們相約一起吃早餐,餐後便乘巴士到達港島金鐘港鐵站,再轉乘的士直達景賢里大宅。其實在香港島也可乘搭公供交通工具往景賢里,但收費也不便宜。如果由中環五號碼頭乘搭15號巴士,收費是9.8元。我們一行4人,共收費39.2元。我們選乘的士的收費只是45元。


 



09:45在金鐘站下車便看到正在興建中的香港政府總部大樓


 



09:59便到達景賢里


大家看,也有警察先生在場指揮交通啊!


 



景賢里大宅外門樓


 



在入口處並沒有收入場票的安排,但在前面的內門樓處,我們需靠右行,前往登記區。


 



就在登記區把當局發給的電郵通知,拿出來給予工作人員登記,便可以正式入場參觀。


後來知悉,要核對登記人的身分證號碼。


 




景賢里主樓


可能是剛開始進場,場內的遊人不太多。大家如果在這個4月會到景賢里參觀的話,記得把遊覽這一主樓放在最後,因為進入主樓後便不可以走回頭路喇!參觀完主樓,便會走出後院,跟著便要離開景賢里了。


 


在未帶大家參觀景賢里之前,先跟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這『景賢里』的來頭。


 


建於1937年,有74年歷史的景賢里位處於香港島司徒拔道45號。當時這大宅的名字為『禧廬』。


當時在香港島半山,只有外籍人士居住,華人是不許在半山建屋居住的。所以禧廬得以在司徙拔道出現,正正反影出當時華人在社會上的地位與財富正不斷地提高了。


這大宅群的建築風格在當時以及現來說,可以說是別具一格。何解?


因為禧廬是以中國文藝復興風格及糅合了中西式建築特色而建造。這種中西結合的風格,令這建築物在香港成為一幢罕見、出色的建築藝術品。


 



主樓


主樓當然就是參觀景賢里大宅的主菜。


以為今天是第一天的開放日,一定會遇上很多人,但出乎意料之外,參觀的人數不多,雖然參觀主樓要排隊,但輪候的時間不長啊!


聽說以後幾天的開放日就有很多人參觀喇!


參觀景賢里,第一個參觀點不是這一座主樓,這一座主樓是在參觀完景賢里其他的房舍後,才是最後的一個參觀點,因為當進入這主樓後便不允許有回頭路,在參觀完主樓後便要離開景賢里大宅。





廊屋 ─ 意思大致上是指廳堂、殿堂周圍的房舍


廊屋,位置在主樓的斜對面。


好,我們就先從廊屋開始參觀。


 






廊屋內重修的天花灰塑


 



1733被偷影了也不知道啊!


 



心形窗


 






馬賽克地板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上面的馬賽克地板有部份比教舊,這些都是原汁原味,未經破壞的部份。如果看到新的部份,即是這一些都是後期更換及曾加工過的馬賽克。


 



戶外的陽光透過不同顏色的玻璃窗照入廊屋內


 



車庫


廊屋比鄰就是車庫。


以今時今日來說,有這樣的大宅而車庫只可以停放兩輛橋車,這樣的車庫實在是細小一點吧!


但以30年代來看,有這樣的車庫已是很了不起啊!





現時車庫內已經改裝為一所播放介紹景賢里的影片放映室


看,各參觀者都很有耐心地在欣賞介紹景賢里的昨日、今日及明日。





副樓


副樓就在主樓和車庫之間,不過就沒有開放參觀。




在景賢里的大花園下望中環


 



哈!遊人有點多吧!


 





排隊進入大宅啊!









待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有興趣大家互動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