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6日(星期五) 天晴
原定行程:[東城區]桔子水晶酒店_北京崇文門店 → 故宮博物院(午門入神武門出)[打車4公里/20分鐘] → [西城區]景山公園[步行] → [東城區]桔子水晶北京崇文門酒店[巴士/1小時]。
預算交通時間:1小時20分鐘
預算交通費:30人仔(32元)
預算門票:92人仔(100元)
實際行程:[東城區]桔子水晶酒店_北京崇文門店 → 故宮博物院(午門入神武門出)[巴士/25分鐘] → [西城區]景山公園[步行] → [東城區]元南門涮肉_搜秀城店(晚餐)[巴士/1小時10分鐘]乘車方向錯誤多花乘車時間 → 桔子水晶酒店_北京崇文門店[步行]。
實際交通時間:1小時35分鐘
實際交通費:4人仔(4元)
實際門票:77人仔(83元)
碗麵早餐
08:25,氣溫-2度@酒店房間食電麵早餐。印象中第一次食康師傅麵,兩碗都味道和口感都不錯。消費:10人仔(10元)
紅燒牛肉碗麵,5人仔(5元),
老母雞湯碗麵,5人仔(5元)。
藍天白雲,氣溫隨著時間慢慢地向上升了。
09:40,氣溫1度@酒店門前,崇文門大街_磁器口北巴士站乘巴士到故宮博物院。
10:05,在南河沿大街_錫拉胡同站下車後步行往東華門大街。
巴士消費:2人仔(2元)
筒子河(護城河)
10:20@已結薄冰的筒子河。太廟(勞動人民文化宮)
太廟,現稱勞動人民文化宮,位於故宮博物院闕左門對面。是明、清兩代皇家祖廟。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矩今604年。明朝嘉靖、萬曆和清朝順治年間曾多次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距今288年大加修繕,歷時四年,乾隆退位前又將三進大殿及配殿全部擴建。1924年闢為和平公園,1950年5月1日改名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故宮博物院_闕左門
闕是一種建設在道路之上的門類示意物,用來表示由此開始,行者即將進入一個規定範圍的區域,例如今天村子道路入口門樓或進入一個特殊區域的牌坊。
這刻左面1至4號為團體安通道,右面5至8號為個人通道,而5號為愛心通道。
1733以長者身份資格帶著團友走愛心通道,花不到5分鐘便通過安檢及驗票放行,來到午門城樓前面,爽呀!
門票消費
實際門票消費:75人仔(81元)
原因是未能在鐘錶館關門前進入,15人仔(16元)鐘錶館門票即時退回支付工具。
十分興奮可以由午門城樓_中門進入故宮博物院。
城門門閂
午門其實共有五個門洞。 但從正面看只能看到正中有三個門洞,內裏兩側各有一座掖門,分別名左掖門和右掖門,俗稱明三暗五。
走過中門洞太和門就在眼前。
午門城門五個門洞各有以下的用途:
中門
1. 平時為皇帝專用出入,
2. 皇帝大婚時皇后乘坐喜轎從中門進宮,
3. 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榜眼、探花,亦由中門出宮。
東側門_供文武官員出入,
西側門_供宗室王公出入,
左、右掖門_平時不會開啟,只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時,文武百官才由兩掖門出入。
太和門 + 太和門廣場
太和門
太和門是故宮外朝三大殿的正南門,也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及正門。太和門是宮廷最高大的門座。由午門進來,首先看到的便是這座大門。
太和門正在修葺而未能參觀。
故宮裏共有七處地點擺放銅獅,位置在太和門前、乾清門前、寧壽門前、養性門前、養心門前、存性門前和長春宮正殿前。一共7對銅獅子。太和門前的銅獅最大,且是唯一不是鎏金。故宮獅是皇家守衛門戶確保皇宮安寧的瑞獸。因為獅子是獸中之王,它體態壯碩雄健、威錳無比、氣勢非常,統治者認為獅子不但可以避邪,還可帶來祥瑞之氣。
午門城樓 + 內金水河 + 太和門廣場 + 太和門
為什麼叫金水河?金水河五行裏面屬金,因為金水河從故宮西北角金方位進入到故宮裏面。
金水河像銀河一樣的橫亙在太和門廣場前面,在構圖和美學上非常漂亮,另外金水河也解決了古代宮殿背山面水的問題。故宮前面沒有水,從風水學角度上來講金水河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看到午門城門有五個門洞嗎?
故宮建設的時候就設有非常嚴密的排水系統。每當下雨,那怕下暴雨,水會通過排水系統進入故宮的明溝暗渠進入到內金水河,再從內金水河通向護城河。所以內金水河和護城河起到了一個小水庫的作用,暴雨水量最大的時候河水位也就上漲1米左右,所以故宮不會被水淹。金水河看上去好像很窄的一條河,也不太起眼,但就履行了很多功能,可以從中看到我們古代建築師的智慧。
內金水河 + 內金水橋 + 午門城樓
內金水橋位於太和門前廣場內金水河上,為五座並列單孔漢白玉石拱橋。
熙和門
熙和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初名右順門。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距今379年改名為雍和門,乾隆元年(1736年)距今288年為避雍正皇帝諱而改為熙和門。也是來往武英殿通道。
看到午門城樓上有這一個超大廣告,於是問保安員如何可以參觀。
原來即場掃碼輸相關資料後便可以免費入場參觀。
太和門廣場
午門城樓上西雁翅樓
午門城樓上向宮內拍攝
北海公園不是今天行程,景山公園在離開故宮外便會逛逛。
11:10,進入大道之行_儒家文化特展展館。
白陶鬹及紅陶鬹
白陶鬹,龍山文化_黃河下游(約公元前2,300至前1,800年)
紅陶鬹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_黃河下游(約公元前4,000至2,300年)
夾砂筒形罐
青玉神祖像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_東北(約公元前4,500至3,000年)
紅陶人面像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文化_黃河中游(約公元前5,000至2,800年)
1967年甘肅省天水市柴家坪出土
彩陶帶柄鉢
新石器時代馬家窰文化_黃河上游(約公元前3,000至2,200年)
刻符號石鉞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_長江下游(約公元前3,100至2,300年)
2004年浙江省干湖市莊橋墳遺址出土。
玉神人紋十一節琮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_長江下游(約公元前3,100至2,300年)
冊方斝(音甲)
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
玉刀
龍山文化_黃河下游(約公元前2,300至1,800年)
白陶壺
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
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
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
1986年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此像具有強烈的古蜀文明特色。商代甲骨蔔辭中有蜀、羌等,學者多認為與古蜀文明有關。
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
1986年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喇叭形座頂上用補鑄法鑄有一跪坐人像,人像頭部頂尊。尊是殷商常見青銅酒器,可證古蜀文明深受中原文化影響。
碧玉描金雲龍紋特磬_南呂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特磬以新疆和田碧玉製成,十二枚為一套,對應十二律和一年十二個月。特磬屬於八音中的石屬樂器,與鎛鐘配套,專用於清朝宮廷中和韶樂。為記功平定准噶爾叛亂,乾隆皇帝仿效功成作樂,治定興禮的傳統,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距今263年製作鎛鐘、特磬以求禮樂完備,折射出乾隆皇帝崇奉儒家禮樂教化政治的觀念。
辟大夫虎符
戰國(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
新石器時代上山文化_長江下游(約公元前8,000年至前6,500年)
浙江省義烏市橋頭村遺址出土。陶罐器身遍施紅衣,肩頸結合有四處兩對應的白彩短線組合,其中兩組分別與後世卦符豫卦和坤卦相似,為探討伏羲觀象設卦傳說的形成,以及儒家經典周易的歷史淵源提供了嶄新而重要的線索。同屾陶罐內多發現霉菌、酵母和具有發酵損傷特徵的稻米、薏米和塊根等植物澱粉粒,證明曾用於儲酒。這也是已知中國最早的酒器。
秦始皇詔鐵權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
排隊進入故宮博物院的人數仍不算多。
故宮博物館午門入口
進入另一個展廳繼續參觀。
李迪,南宋孝宗,光宗和寧宗三朝畫院畫家。乾隆皇帝賞識他的藝術造詣,從李迪所繪雞雛待飼圖中聯想到勤政愛民治國之策。
乾隆皇帝_仿李迪雞雛待飼圖卷
乾隆皇帝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距今236年臨摹此作,並諭令摹刻多份頒賜各省督撫,希望地方官員將所轄地區百姓視為圖中雞雛,在處理政務時要實心經理,勿忘小叱嗷嗷待哺之情。
順治皇帝朝服像軸(複製品)
清朝(1644至1911年)
滿漢四書
清朝(1644年至1911年)內府精寫滿漢合壁本
文淵閣記是乾隆皇帝御制文,從四庫全書的命名、書籍的搜集與庋藏、文淵閣的建立與用途等方面進行闡述。全篇文字恭謹,體現了乾隆皇帝文治天下的政治理念。
弘歷_文淵閣記卷
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距今250年
協和門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初名左順門。清朝順治初年重修並更名為協和門。遠處右側是協和門,是通往文華殿的通道。
午門城樓下望筒子河,遠處是北京中信大廈_中國尊。
午門城樓下望東華門路及筒子河
昭德門
太和門兩側各設旁門與太和門平排並列,左邊的叫昭德門,右邊的叫貞度門。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建成,初稱東角門及西角門,現時的名號是在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距今379年改稱。明朝時左邊昭德門為考選鴻臚之地。清朝兩門皆為侍衛值宿處。
走過昭德門便看到太和殿。
太和殿
太和殿曾是明、清兩代皇帝統治的中心,俗稱金鑾殿。是紫禁城內規模最大、開間最多、進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殿宇,也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面積最大的一座 ,並是明、清兩朝京城內最高的建築。
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大典都在此舉行。太和殿是皇權的象徵,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與眾不同。
太和殿始建於明朝永樂四年(1406年)距今618年,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建成,初名奉天殿。面積達4,522平方米,大小為現今太和殿近2倍。清順治二年(1645年)距今379年改名為太和殿。
明朝、清朝太和殿的主要用途如下:
大典:明朝、清朝24位皇帝均在太和殿舉行大典,例如皇帝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
朝會:皇帝在太和殿接受文武官員朝賀,稱朝會,朝會使用大量陳設、樂器等設備,規模極大。朝會中,以每年萬壽節、元旦和冬至三大節舉行的大朝儀規模最為盛大,皇帝在太和殿接受文武官員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此外,每月朔、望也會在太和殿舉行常朝儀,皇帝會在太和殿接受文武官員的叩禮。
其他:清朝初年,曾在太和殿舉行殿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距今235年開始改在保和殿舉行,但傳臚仍在太和殿舉行。
太和殿內地面鋪砌金磚,每塊邊長約為0.67米,整個太和殿共有4,718塊金磚。所謂金磚是蘇州等地燒制的高級磚塊,燒製程序十分複雜,前後花費時間長達半年以上,成品還需經過仔細挑選,才能鋪砌在太和殿上。
建極綏猷匾
這建極綏猷匾是一件複製品,原匾是乾隆皇帝親筆書寫。1911年清朝滅亡後,袁世凱由民國大總統改稱中華帝國洪憲皇帝,曾想在太和殿登基,於是將太和殿的匾、聯撤掉,寶座移往它處。因匾和聯始終沒法尋回,其後依照清宮所存清朝皇室寫真中1900年太和殿舊照片,歷時一年複製建極綏猷匾,並於2002年回歸到當年太和殿寶座的位置上方。
丹陞西側_嘉量
嘉量是中國古代標準量器,有斛、斗、升、合和龠五種容積單位;這方形嘉量是乾隆九年(1744年)距今280年所建製。宮殿前設置嘉量表明度量衡定,天下一統。
丹陞東側_日晷
中國古代利用日影來測定時刻的計時器。此日晷的晷盤是上下兩面分別刻有刻度的圓盤,由漢白玉製成,晷針為鐵製垂直於晷盤,晷針指各南、北極。晷針投影隨著太陽運轉而移動,晷盤上的刻度根據投影的位置表示時間。從春分至秋分的半年裏看晷盤朝上的一面(即赤道以北)的刻度,從秋分到來年春分的半年裏看晷盤朝下的一面(即赤道以南)的刻度。宮殿前設置日晷象徵皇帝擁有向天下萬民授時的最高權力。
丹陞上_銅龜
太和殿丹陞上亦有銅鶴2隻,銅鶴也是長壽象徵。
丹陞上_大銅缸
大銅缸是宮中的防火設備之一,平時儲滿清水,以備滅火之用。每到冬季小雪節氣至翌年驚蟄,在銅缸外套上綿套,缸上加蓋,氣溫低時缸下燒炭加溫以防止水凍結。宮內現存大小銅、鐵和鎏金銅缸共有二百餘個,分別設置在太和殿、保和殿、乾清門和乾清宮兩邊。
明朝建紫禁城時已考慮到排水問題,工匠們把城內地面設計為北高南低,使紫禁城具備了排水能力。由於重重宮牆會阻礙水的自流,工匠們在各處宮院內設各種各樣的排水孔,把雨水經明槽與暗溝,排入內金水河。
太和門廣場上有三類排水孔。第一類是小號排水孔,包括高台漢白玉欄板下、內金水橋欄板下的雨水排放口和太和門高台外圍的螭首口部的圓孔。這些排水孔可在下暴雨時,迅速排出地面的積水。
中和殿
皇帝在太和殿參加盛大典禮式朝會之前,在中和殿接受執究官員們朝賀的場所。中和殿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年604年,初名為華蓋殿。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距今379年更名中和殿。中和出自禮記,意思是凡事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份。
皇帝在參加祭祀活動前一天在中和殿閱視祝文,去往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在中和殿查驗種子和農具,十年纂修一次的皇家家譜玉牒修好後就在中和殿閱視並舉行隆重的存放儀式。
保和殿
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建成,幾經焚燬及重建。現存主體樑架仍是明朝建築。初稱謹身殿。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距今379年改名保和殿。保和出自周易,意思是保持萬物和諧。
明朝,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朝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皇帝在此宴請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
清朝初期後三宮修復前,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都曾在此居住。順治皇帝大婚就在保和殿舉行。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距今235年保和殿成為殿試的固定場所。
皇建有極匾
保和殿內懸掛乾隆皇帝御毽筆皇建有極匾,意思是人君建立天下最高准則。
妃嬪們在保和殿前相同拍照。
清朝將後妃分為八個等級,分別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和答應。 至乾隆以後制度逐漸完善,妃嬪也有了定數,其中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其餘則無定數。
後右門
13:00@後右門。
後右門內擺放了座位供遊人休息,十分貼心。我倆也當然安坐座位上少休片刻吧!
軍機處
軍機處於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距今295年,是清代最重要,存在時間最長的中央最高輔弼機構。至宣統三年(1911年)距今113年內閣成立後才被裁撤。在這一百七十餘年間,軍機處逐漸演變為全國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樞,使權力高度集中於皇帝一身。
軍機處的具體職責主要是撰擬諭旨和處理奏摺;議大政,議後提出處理意見,奏報皇帝裁奪;讞大獄,參與重大案件審擬;參與對重要官員的任免和考核;隨侍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辦事件等。 權力所及,均繫朝廷軍政大事。 軍機處任職者無定員,最多時6至7人,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充任。
隆宗門
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建成,至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距今369年重修。清朝雍正年代成立的軍機處就在隆宗門附近。
洗手間
穿過隆宗門向左望便是乾淨衛生洗手間。
慈寧宮
慈寧宮建於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距今488年。清朝順治十年(1653年)距今371年重修。
慈寧宮是明朝和清朝太后所居住,另有太妃和太嬪等隨居。清朝慈寧宮也是為太后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凡遇皇太后聖壽節、上徽號、進冊寶以及皇帝大婚、公主下嫁均在此處舉行慶賀儀式。若皇太后去世,皇太后的梓宮也奉安於此。
慈寧宮_仁德大隆匾
慈寧宮由2015年10月起變變身為常設雕塑館。走進慈寧宮,巨大的一佛二菩薩石雕穩居殿中,低眉垂目,慈悲安詳。雕像用白石雕成,體現了北齊時期河北地區佛教造像的特徵。
石菩薩像
北齊_550至577年(距今1,474年至1,447年)
北齊_550至577年(距今1,474年至1,447年)
乾清門
乾清門在保和殿後面,乾清門廣場以北。乾清門廣場是一個東西長、南北窄的矩形廣場。廣場西面是隆宗門,東面是景運門。這個小廣場是詼紫禁城外朝和內廷的分界。廣場北面,包括乾清宮在內的三宮六院被視為內廷;廣場以南,三大殿加上文華殿、武英殿就是外朝。
乾清門,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距今369年重修。在清朝這裏是皇帝御門聽政的地方。除了御門聽政之外,乾清門還是清朝齋戒、請寶接寶等典禮儀式的舉行場所。
御門聽政由太和門改在乾清門的慣例始於順治皇帝。御門聽政一般在早上8點開始。聽政時皇帝坐在乾清門內的臨時座位上,前來奏事的官員跪在門口向皇帝報告,然後皇帝作出決定,稱為降旨。奏事完畢後,大臣從東面的台階退下。然後輪到下一位官員上前奏事。
走過乾清門就看到乾清宮,乾清門的名字可能跟乾清宮扯上關係吧!
乾清宮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幾經焚燬。現有建築在清朝嘉慶三年(1798年)距今226年重建。乾是周易中的卦名,代表天。
乾清宮在明朝是皇帝寢宮,清初沿襲明制,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均曾在乾清宮居住。雍正皇帝就妁寢宮移至養心殿後,乾清宮便成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陪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乾清宮又是明、清兩朝皇帝死後的停靈之地,以示壽終正寢。
乾清宮_正大光明匾
乾清宮內的正大光明匾後是清朝雍正皇帝所創秘密建儲制存放建儲匣之處,匣內藏皇帝選定並御筆親書皇位繼承人的名字。皇帝去世後經指定的大臣取下匣子共同驗證,由秘密選立的皇子即位。
交泰殿
交泰殿原名中圓殿,於明朝嘉慶十四年(1535年)距今489年更名交泰殿,殿名出自周易乾坤交泰。意思是天地相交,陰陽協和。清朝嘉慶二年(1797年)距今227年因乾清宮失火殃及交泰殿而重建。
交泰殿_無為匾
殿內正中設寶座,寶座後上方懸掛乾隆皇帝摹康熙皇帝御筆無為匾。
坤寧宮
坤寧宮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是明朝皇后的寢宮。現在的坤寧宮是清朝順治十二年(1655年)距今369年仿盛京清寧宮改建後的樣式。康熙、同治、光緒和溥儀四位皇帝均在此大婚。
故宮餐廳
原計劃在故宮餐廳食午餐,因餐廳內太多顧客又沒有足夠餐桌所以只好食Plan B自備麵包午餐。
麵包午餐消費:7人仔(7元)
葡萄乾椰蓉麵包,4人仔(4元),
酥皮奶油夾心麵包,3人仔(3元)。
御花園_萬春亭
萬春亭建於明朝嘉靖十五年(1536年)距今488年。
御花園_堆秀山
堆秀山在御花園東北部,曾是明朝觀花殿舊址,萬曆十一年(1583年)距今441年改名築堆山,山體由太湖石堆砌而成,山頂建有御景亭。山腰暗藏水缸儲水,有水管相連,引至山前石蟠龍噴泉。山東西各有石臺階拾級而上可達御景亭。
御花園_欽安殿
欽安殿建於明朝嘉靖十四年(1535年)距今489年,殿內供奉玄天上帝。清朝每年元旦於天一門內設斗壇,皇帝在此拈香行禮。每遇年節,欽安殿設道場,道場由太監道士管理。道光十九年(1839年)距今185年起下旨停竣設道場。
鍾粹宮
鍾粹宮是內延東六宮之一,明朝永樂十八年(1429年)距今595年建成,初名咸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距今489年更名鍾粹宮。明朝主要是妃嬪居住,一度成為皇太子宮。清朝主為後妃所居。咸豐皇帝幼年曾居於鍾粹宮。慈安太后、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后都曾居於此處。慈安太后在此宮去世。
南宋_海月清輝琴
南宋時期製作的海月清輝琴為清宮舊藏,龍池上方刻隸書琴名,其下有乾隆御府珍藏方印。
鍾粹宮現為古琴館。
紫禁城_紅牆
這段紅牆現在已成為打咭熱點。
永和宮永和門_御醫藥館
永和宮是內廷六宮之一,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建成,初夠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距今489年更名永和宮。
永和宮在明朝為妃嬪所居,清朝為后妃所居。康熙皇帝孝恭仁皇后即雍正皇帝生母曾在永和宮居住逾40年。光緒皇帝大婚後為瑾妃居所。
現時永和宮正殿和後殿改為御醫藥常設館。
太醫院之稱始於金代,自金以降,元、明、清三朝相沿。清朝太醫院是主管全國醫療事務的國家機關,雖然不是為宮庭而設,但卻在宮庭的醫事活動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太醫院的首要任務是為宮庭服務,保證帝后聖躬康豫。太醫院醫官各以所業專科,在宮內各處輪值診視疾病。
御藥房是下轄宮庭內務府,專司皇室醫療保健的一個服務性機構。順治十年(1653年)距今371年建立,位於日精門以南。最初御藥房隸屬太醫院,康熙三十年(1691年)距今333年將御藥房改歸內務府管轄,其主要職掌是帶領太醫院醫官赴各宮診脈,為帝后煎調御藥、修合各種成藥。皇帝出巡時携藥扈從等。
北京同仁堂_針灸銅人
針灸銅人高約760mm,全身遍佈12條經絡共361個穴位,是學習針灸技術的模型。同時也是國內現存較早的一座民間針灸銅人。
景仁宮
景仁宮為內廷六宮之一。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初名長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距今489年天名為景仁宮。明朝為妃嬪居住,清代為後妃居住。康熙皇帝在景仁宮出生。
延禧宮
延禧宮為內廷六宮之一。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初名長壽宮。清朝改稱延禧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延禧宮與東六宮其他五宮格局相同。
宣統完年(1909年)距今115年在延禧宮原址興建一座鋼鐵架構3層西洋式建築_靈沼軒(俗稱水晶宮)。因國庫空虛,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距今113年冬天仍未完工,後來被迫停建。
1917年(距今107年)延禧宮北部版軍閥部隊飛機投彈炸毀。
照片左面是現時延禧宮的樣貌,右面是延禧宮完成後樣貌想像圖。
錫慶門_珍寶館
是寧壽宮區西南隅的大門,現今是珍寶館入口。
珍寶館須額外收費,我倆已購買了套票票,便可掃碼入場。
九龍壁
入場後先觀賞九龍壁。九龍壁長29.4米、高3.5米、厚0.45米,是一座背倚宮牆而建單面琉璃影壁,於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距今252年改建寧壽宮時建造。
壁面由270塊琉璃磚拼合而成,以雲水為底紋,高浮雕9條姿態各異、身軀矯健的蟠龍,龍間雕山石以區隔。整座影壁用不同方式蘊含多重九五之數以示天子之尊。這九龍壁與山西大同九龍壁和北京北海公園九龍壁合稱中國三大九龍壁。
寧壽門
寧壽門在皇極殿北也是寧壽宮區建築第二道宮門。這裏原是明朝一號殿舊址,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距今年335建為寧壽宮。
皇極殿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距今335年建造,取名寧壽宮。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距今248年改建及改名為皇極殿。這裏是乾隆皇帝當上太上皇時臨朝受賀之處。慈禧太后六十及七十壽典也在皇極殿接受外國使臣祝賀。慈禧太后去世後她的梓官在進入陵寢前曾暫時安放於皇極殿。
皇極殿_仁德大隆匾
皇極殿正中掛有仁德大隆大匾。大匾中間印有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慈禧晚年在這裏居住長達19年。
金髮塔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距今247年,乾隆皇帝生母崇慶皇太后病逝於圓明園長春仙館。乾隆帝為表示對已故母親的孝敬,在其母去世不到一月時,即下詔製作金塔一座,專盛皇太御髮。
珍寶館內實在太多參觀人士,部份人士還在珍寶前停留幾分鐘也不離開,導致人潮不散。
金鏨花如意
清朝乾隆元年至乾隆59年(1736至1795年)距今288年至229年。
金甪端形香熏
清朝同治13年(1847年)距今177年。甪端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據說能日行萬里,好生惡殺。御座前陳設一對甪端是為彰顯皇帝的聖明。清宮遺存的甪端以金、銅鎏金、碧玉、掐絲琺瑯的為主。
誠肅門_鐘錶館
15:40@鐘錶館。剛到門因到達關門時間而不可以進館。還好可以在APP內申請退還門票,而且有關款項也10分鐘內退回。
順貞門
清朝時,順貞門平時關閉,只有皇后和皇太后出宮或回宮出入神武門時才開啟。皇帝遊獵回宮進神武門時也走順貞門。清皇朝中期以後宮內逐漸形成了妃嬪在此會見親戚的成例。慈禧時期又形成了宮女在順貞門會見家人的成例。
16:00,走過順貞門便到達神武門城樓。
神武門城樓
神武門建成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本稱玄武門,以中國古代四方神中的北方神玄武為名。清朝康熙年間,因避康熙皇帝玄燁諱而改名神武門。
神武門目前為故宮博物院的正門。早前神武門與南邊的午門一樣是遊客參觀故宮進出通道之一。但2011年7月2日起,因參觀路線變更為午門進、神武門出,現時神武門只作為遊客遊覽故宮的出口,不能由此進入故宮。
16:00,由神武門離開故宮博物院。在紫禁城玩了5個半小時。
景山公園
景山公園與故宮博物院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朝有800年歷史的皇家御苑。這裏不僅是一座皇家園林,它還具有習射、停靈、祭祖、官學、躬耕、戲曲、宗教等多重功能。景山又稱煤山、鎮山、萬歲山,是一座人造山。
門票消費:2人仔(2元)
成人收費:2人仔(2元),
60歲以上,免費。
可在App和現場購票,但不須要事前預約。
萬春亭
景山的山脊上有五峰,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距今273年在每座峰上各有一座小亭,分別為周賞亭、觀妙亭、萬春亭、輯芳亭和富覽亭。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距今124年,八國聯軍佔領北京,景山受到嚴重破壞。景山五亭內的佛像四尊被掠走,各殿陳設寶物也被洗劫一空,還燒毀了輯芳亭。宣統帝遜位後,景山仍由清皇室使用。至民國13年(1924年)溥儀被驅逐出宮。此後景山一度荒蕪,但時常有軍隊駐扎。
明思宗殉國處碑
明朝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距今380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縊於景山東麓一株老槐樹上。清軍入關後,為籠絡人心,將此槐樹稱為罪槐,用鐵鏈鎖住,並規定皇族、文武官員路過此地都要下馬步行,以示對明思宗的尊敬。
周賞亭內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寶生佛,為鑄銅鎦金佛像。佛像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距今124年被八國聯軍劫走。
16:30@觀妙亭。觀賞美景的遊人實在太多,跟本擠不到較佳的位置。
這裏是俯瞰紫禁城和觀賞日落其中一個景點。
萬春亭
萬春亭雖然是亭,但卻不是四面開敞,而是採用封閉形式,柱內四面設槅扇門窗。
萬春亭內供奉著一尊毗盧遮那佛,佛像全身均為銅塑,是封建統治者崇拜宗教的象徵。原供奉的佛像在文革中被搗毀。現在的佛像是1998年重塑歸安。
走到萬春亭發覺位置更開揚,觀賞和拍攝角度更佳。
萬春亭這裏更是觀賞日落最佳位置。
16:40@輯芳亭。
從另一個角度觀賞日落。
北海公園_白塔
個人推薦由周賞亭那一邊登上景山,由富覽亭下山返回景山公園南門或西門,這樣走會是上山路段較短。16:50@景山前街_神武門巴士站北京39中學方向乘128號巴士回酒店。上車後過了幾個車站才意識到所乘巴士朝相反方向開行。1733於是問巴士上車務員後知到真的上錯車,但車務員大哥好好人,說可以繼續乘這巴士到總站,等幾分鐘便會開車往崇文門大街方向走。
巴士消費:2人仔(2元)
18:00,在祟文門大街_磁器口北巴士站下車。還好只多花20分鐘時間而已。
我們應該在景山前街_神武門巴士站紅寺橋方向上車,約40分鐘車程便回到酒店附近崇文門大街_磁器口北巴士站落車。
元南門涮肉_搜房城店
18:05,晚餐在酒店附近商場食涮牛羊肉。
1733第一次食涮羊肉,團友就第二次食。
金牌麻醬料及蒜泥香油料
店家真好有誠意,在麻醬上寫了個福字。蒜泥香油料味道OK,但就覺得太油膩。
手切鮮羊肉
羊肉味濃但無羊騷味,厚切口感超正。所以追加了一碟。
草原牛羊組合
牛、羊肉味淡,薄切無口感,但店內最多人食。
鮮切牛板腱
牛肉味濃及嫩滑,所以亦追加一碟。
清香蒿子杆(皇帝菜)+清湯鍋底
菜香甜嫩滑,好有菜味,但量少及有點貴。但以整個晚餐來說就便宜。
老姨手擀麵
爽滑彈口,十分好食,又追加一碟。
晚餐消費:261人仔(280元)
清湯大鍋底,20人仔(22元),
金牌麻醬料,6人仔(6元),
蒜泥香油料,6人仔(6元),
手切鮮羊肉(2碟),60人仔(65元),
草原牛羊組合,69人仔(74元),
鮮切牛板腱,58人仔(62元),
清香蒿子杆,16人仔(17元),
老姨手擀麵(2碟),24人仔(26元),
餐位費(2位),2人仔(2元)。
19:15,氣溫1度。晚餐後漫步回酒店發表facebook pos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有興趣大家互動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