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2月1日星期六

D12 of 16_(北京市)[東城區]及[西城區]

2024年12月14日(星期六) 天晴

原定行程:(北京市)[東城區]桔子水晶北京崇文門酒店 → [西城區]恭王府[地鐵/35分鐘] → 什刹海[步行] → [東城區]南鑼古巷[步行] → 桔子水晶北京崇文門酒店[地鐵/35分鐘]
預算交通時間:1小時10分鐘
預算交通費:14人仔(16元)
預算門票:60人仔(66元)

實際行程:(北京市)[東城區]桔子水晶北京崇文門酒店 → 真功夫_搜秀城店(早餐)[步行] → 南鑼古巷[巴士/40分鐘] → 齊白石舊居紀念館[步行] → 中央戲劇學院[步行] → 可園[步行] → 婉容故居[步行] → 大運河_玉河[步行] → [西城區]什剎海[步行] → 恭王府[步行] → 煙袋斜街[步行] → [東城區]桔子水晶北京崇文門酒店[巴士/35分鐘] 。
實際交通時間:1小時15分鐘
實際交通費:4人仔(4元)
實際門票:60人仔(65元)

06:00,氣溫-3度。

09:30,氣溫-2度@真功夫_搜秀城店食早餐。
早餐消費:40人仔(43元)
酸菜雞丁蒸米粉+熱米漿套餐,16人仔(17元),
嫩滑瘦肉米粉+荷香糯米雞套餐,14人仔(15元),
現蒸豬肉腸粉+熱米漿套餐,10人仔(11元)。

10:45,氣溫-2度,微風@南鑼古巷
60號巴士站。

臨時改變行程早一個車站落車,由南鑼古巷步行往恭王府。

南鑼鼓巷全景導覽圖
南鑼鼓巷於明朝屬昭回靖恭坊,稱鑼鍋巷。清朝屬鑲黃旗,稱南鑼鼓巷。南鑼鼓巷名字由來,一說因該地多為鑼鼓商,又在北鑼鼓巷以南而得名;另一說是鑼鍋巷即今鑼鼓巷。中華民國成立後,沿稱南鑼鼓巷。文化大革命曾一度改稱輝煌街,後來恢復原名南鑼鼓巷。

南鑼古巷牌樓
南鑼鼓巷一直是很寧靜的傳統老北京居民區。1990年代,只有中央戲劇學院外面有個面積很小的飯館,經常有中央戲劇學院學生在此開飯。1999年,第一家酒吧在南鑼鼓巷開張,後來酒吧逐漸增加,南鑼鼓巷成為新興的北京酒吧街。但遊客並不太多。2005年到南鑼鼓巷旅遊的遊客不到6萬人次。

正值2008年北京奧運會,政府開始重視南鑼鼓巷,網絡媒體和電視台紛紛報道南鑼鼓巷,南鑼鼓巷的知名度迅速上升。2008年以前,南鑼鼓巷的店鋪僅五、六十家。2008年起,店鋪猛增至約一百多家,種類也日益豐富,包括餐飲、酒吧、創意小店。2010年,店鋪數量已趨於穩定,各式小吃輪番出現。

南鑼古巷
隨着南鑼鼓巷日益出名,遊客也迅速增加。南鑼鼓巷高峰時日均客流量曾一度達到10萬人次。而南鑼鼓巷承載遊客量上限僅為1.7萬人次。大量擁擠人流湧入和嚴重的商業化擾亂了周邊居民生活,遊客遊覽體驗糟糕。2016年4月,南鑼鼓巷主動申請取消3A級旅遊景區資格,從而將旅遊團拒之門外。

棉花胡同
棉花胡同全長448米、寬6米。明朝屬昭回坊,始稱棉花胡同。清朝屬鑲黃旗駐地,名稱沿用。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交道口南七條,文革時期一度改稱大躍進路三條,後恢復原名。棉花胡同15號是清末將軍鳳山的私宅,其中的磚雕拱門做工精美,為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我倆在棉花胡同來回走了兩遍也找不到。

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場可容納觀眾717人,擁有直徑十四米的轉檯,六十道可調速吊杆,是一座設施齊全,集演出、放映、攝錄、會議、展示及舞臺美術製作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專業戲劇劇場。

棉花胡同_中央戲劇學院
三十多年來,中央戲劇學院以市中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中央戲劇學院良好的聲譽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劇團來此演出,是戲劇藝術交流的重要場所。

雨兒胡同_齊白石舊居紀念館
門票消費:免費

齊白石舊居是一座中國典型四合院。

1919年齊白石為了躲避家鄉兵匪之亂便決定定居北京,正式開啟了他的職業畫家生崖。

從法源寺到觀音寺,再輾轉到石鐙庵。

齊白石的工作室
這個時候的齊白石日以繼夜,夜以繼日不停地畫、畫、畫,不讓每一天會閒過。

齊白石卧室
年過60的齊白石決心掃除凡格、變通畫法。經過一番努力及得到北京文化精英的認可,逐漸在北京的主流藝術圈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個席位。

蝦圖_1927年
齊白石畫蝦經歷了5次變法。最初僅畫單一墨色獨蝦,造型簡單僵硬。

蝦_1948年
後期齊白石的蝦不再追求形似,蝦腿逐漸簡化,蝦頭省略,只突出豎起的蝦眼。他通過描繪蝦的透明質感及長鬚在水中飄動的動感,從而達到不似之似的畫面效果。

帽兒胡同_可園
可園是清朝光緒件間大學士文煜的宅第花園,建於咸豐十一年(1861年)距今163年。前園以水池為中心,疏朗開闊,後園以假山為主,曲徑通幽。園內涼亭、水榭、暖閣、拱橋和翠竹等佈置精巧、錯落有致。園雖小,但極可人意,故名可園。不過看來仍未開放參觀。

帽兒胡同_婉容故居
婉容是清朝末代皇帝宣統的皇后。未被冊封之前婉容一直與家人居住於此。而這宅第只是一所較大的普通宅院而已。現時婉容故居已成為居民院。那是否意會這故居是不會開放參觀呢?

玉河古稱御河。屬於京杭大運河_通惠河的城內人工挖掘河道,始建於元朝至元年二十九年(1292年)距今732年,當年是為了保證和穩定皇城內西海、前海和後海三海的水量與水位,是古代北京皇城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你有沒有想到玉河因水源短缺關係,曾經變成臭水溝繼而被密封改為暗溝呢?

大運河_玉河
當年玉河負起漕運至北京城區終點碼頭積水潭的責任。玉河故道全長近8公里,其中經考古發掘面世的部份長約1.1公里。玉河故道是研究北京歷史水系規模、流向變遷的實證,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萬寧橋
萬寧橋又名後門橋,位於什剎海前海以東,坐落於北京城中軸線上。萬寧橋始建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距今739年。原為木橋,元朝改為石拱橋。

金錠橋
金錠橋位於[西城區]什剎海前海東端出水口處的一座3孔漢白玉石橋。不說不知道這座石橋百是遠古時代的歷史文物。金錠橋的出現是在修復萬寧橋時,為了便於沿什剎海與前海東岸南北通行,從而為來往行人提供了一個飽覽水上風光的好去處而增建。

金錠橋眺望萬寧橋
為何取名金錠河?原因是附近有一座建自明朝的銀定橋關係。這樣什剎海上前後兩橋,金銀並稱,便於記憶。

什剎海+恭王府導覽圖

什剎海總面積達323公頃(約17個維園那麼大),是北京城內老北京風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什剎海風景區由前海、後海、西海及沿岸名勝古蹟組成,被譽為北方的水鄉。

什剎海於元朝稱水潭或海子,什剎海的發展和興衰記錄了北京城建設和發展的歷史印蹟,對古都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影響至深。

什剎海_前海
明朝以後稱為什剎海,周邊寺觀樓臺和府署別業等次第依湖而建,市井百業雜陳其間。今天的什剎海已成為集傳統生活居住、特色商業服務和文化風景旅遊於一體的人文生態保護區。

銀錠橋位於什刹海的前海和後海之間的水道上。為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

因形似銀錠故稱銀錠橋。過去站在銀錠橋上可遙望西山,故景名為銀錠觀山。

銀錠橋
銀錠橋約於明朝正統年間始建。2008年,銀錠橋的橋基經常年水泡,出現下沉現象被定為危橋須要拆除重建。2011年完成重建工程。

銀錠橋眺望什剎海_前海

走過銀錠橋後選擇走大金絲胡同往恭王府。待離開恭王府時會走什剎海旁前海北沿經銀錠橋往煙袋斜街。

明朝時期內務府在大金絲胡同設有織染局,織染局屬內務府二十四衙門之一,今天會給1733遇上嗎?

大金絲胡同

恭王府博物館全景圖

恭王府
恭王府是清朝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和慶王永璘的宅邸。咸豐元年(1851年)距今173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邸新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恭王府始建於乾隆時期,從和珅宅第(和孝公主府),到嘉慶、道光朝的慶郡王府,再到咸豐以後歷經四朝的恭親王府,見證了清王朝從鼎盛到衰亡的過程。
門票消費:60人仔(65元)
成人收費,40人仔(43元),
60歲以上收費,20人仔(22元)。

銀安殿是古代親王或諸侯王的宮殿。形制在大清會典中有規定,親王是面闊7間,郡王是5間,親王銀安殿設前墀(平臺),郡王的則沒有。貝勒以下正殿稱堂,不設前墀。

銀安殿
民國初年由於不慎失火,銀安殿連同東西配殿一併焚燬,現銀安殿院落為重建。當年的銀安殿是舉辦重要活動的地方,現為清朝王府文化展。

王公的軍事政治作用
清朝王公多為輔佐皇帝管理國家大政,是掌握朝廷實權的核心人物。皇太極死時曾由佐命諸王商議立帝之事。皇帝年幼也多由王公攝政、議政或輔政。軍機處成立後許多王公曾擔任過軍機大臣。在內懮外患和政局複雜的晚清時期,王公是主持朝政和外交事務,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人物。

銀安殿內_正白旗甲冑
清朝入關後由皇帝和幾位顯赫的王爺執掌徙旗,壟斷軍權。豫親王多鐸掌正白旗,清太宗皇太極掌正黃旗和正藍旗及禮親王代善掌正紅旗。

銀安殿內_鑲黃旗甲冑
肅親王豪格掌鑲黃旗,鄭親王濟爾哈朗掌鑲藍旗,睿親王多爾袞掌鑲白旗及克勤郡王岳託掌鑲紅旗。

清朝宗室十二等級爵位表
封爵制度的確立
天聰九年(1635年)距今389年,清太宗皇太極定族名為滿州,崇德完年(1636年)定國號為大清,開始對有功的宗室正式封爵。清朝定都北京後逐步完善了封爵制度。宗室取得爵位有4種途徑,即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封爵的宗室通過府邸、服飾和器具等來體現其尊貴的身份與地位。

清朝吸取了明朝封藩建國的教訓,對宗室採取封爵不封土的政策,只在京城賜府,不許受封的宗室擅自離京,因而所有王公均聚居京城之內。在北京居住的王公貴族,以王府為中心形成了特有的王府文化。

銀安殿內_親王朝服
清朝親王朝服的服色為藍或青,上面繡五爪金龍四團,前胸後背為正龍,兩肩為行龍。

嘉樂堂
嘉樂堂是和珅時期之建築。在恭親王時期,嘉樂堂主要作為王府的祭祀場所,內供有祖先及諸神等牌位。目前嘉樂堂已經改為展室。

佛樓
這座兩層高古樓的一樓屋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和菩薩。

賜晉齋
和珅仿紫禁城甯壽宮樂壽堂,使用金絲楠木裝修室內。金絲楠木是皇宮御用建築材料,這種逾制裝修成為嘉慶皇帝給和坤所定死罪其中一項。


十餘天來參觀了皇宮,皇帝寢宮,1733留意到皇上所用的傢俱也沒有眼前和坤所使用傢俱來得矜貴和珠光寶氣。

後罩樓
後罩樓位於王府最深處,據說是和珅的藏寶樓,其後牆一共有44個雕花什錦窗,相傳和珅可以根據窗戶的形狀,來對應寶物的種類。可能這些雕花隱藏著什麼的密碼吧!

和坤,生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距今年274,卒此於嘉慶四年(1799年)距今年225。

和坤原名善保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人。

因機緣巧合下和坤被乾隆皇帝發現及賞識,一路加官進爵,成為乾隆皇帝晚期聲明顯赫、權傾一時的朝臣。

嘉慶四年(1799年)距今225年,嘉慶皇帝以和坤攬權枉法,飛揚跋扈、結黨營私和貪贓納賄等罪行令和坤自盡。

後罩樓一樓現作為展廳供遊人參觀。自西向東,分別是常設展覽_恭王府宗教生活展,恭王府館藏器物展,恭王府福文化展,恭王府捐贈傢俱展和恭王府府邸修繕實錄。

萃錦園區域導覽圖

萃錦園

西洋門
西洋門是恭親王奕忻所建,是西洋風格的漢白玉石拱門,位處花園入口,形制仿圓明園內大法海園門。

蝠池
蝠池,形似蝙蝠又像聚寶盆。每年4月池邊的榆樹結出形似銅錢的的榆錢兒,被風吹落池中,有福錢滿盈,福貴雙全之意。

安善堂
這裏原是主人遊園時吟詩、作畫的地方,也曾是恭親王奕訢宴請重要賓客的處所。

古人以水為財,在恭王府內處處見水,湖心亭的水,是從玉泉湖引進來,而且只內入不外流,因此更符合風水學斂財的說法。

湖心亭

福字碑位於花園滴翠岩下的秘雲洞正中,是恭王府的鎮府之寶,這座假山據說是由糯米漿砌築成非常堅固,寶物放得進去,卻拿不出來,隱藏得非常好。這裏也就成為洞天福地,是聚集福氣的地方。

福字為清聖祖康熙皇帝的御筆,刻有康熙御筆之寶印章。今天有不少遊客仍喜歡來這裏觸摸一下福字,沾點福氣。

邀月臺兩側的上山路在最下面有兩級臺階,再往上都是沒有臺階的斜廊。走的時候一定要一步跨過這兩級臺階,其中是有道理的。

平步青雲路_迴廊
傳說古時候人們把臺階看做是坎坷,和珅希望自己在跨過早年的艱辛後,能夠一生再也沒有那麼多的坎坷,仕途順利,所以修建了這條平步青雲路。上下邀月臺走升官發財路是很有講究的。要使勁地跨過兩級坎坷,然後平步青雲的一直走到山頂,不能從另一邊往下走,而只能從旁邊的小路下山才不會壞了運氣。

邀月亭
邀月臺是全園的最高處,居高俯覽園中,美景盡收眼底。臺上三間小室,名綠天小隱,現稱福神廟。每年中秋節,在此擺上點心和水果,是主人與家人或親朋好友共同賞月的好地方。
 
多福軒
多福軒是恭親王奕忻的會客室,恭親王在此接見朝廷官員和外國使節。現時多福軒室内為復原陳列展。

多福軒_同德延釐匾
多福軒正中屏門上方懸掛著慈禧太后親賜的匾額,兩側抱柱金色背景上題著對聯。室內周邊牆壁橫眉上方還懸掛有咸豐、同治、光緒三朝皇帝和慈禧太后賞賜的十二塊福、壽大匾。

在眾多小食揀選了靚烤腸(2條)。

烤腸

婧格格門釘肉餅
到了北京經常看到售賣門釘肉餅店,今日終於一嚐味道了。

門釘肉餅是北京一種傳統小吃,屬於肉餡餅。因為形狀像古時候城門上的門釘而得名。而且據說門丁肉餅有吉祥的含義。

門釘肉餅
買了小食午餐就坐在街邊路壆上食,熱騰騰,口感和味道都OK。別有一番風味。
午餐消費:20人仔(22元)
烤腸(2條),10人仔(11元),
門釘肉餅(1件),10人仔(11元)。

離開恭王府走經什剎海旁前海北沿經銀錠橋往煙袋斜街。

什剎海_前海

前面3孔橋便是金錠橋,前面小島名字叫湖心島。

小石碑胡同
14:40,氣溫3度@銀錠橋近眺小石碑胡同,在小石碑胡同走一小段路轉走右邊小道_
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全長232米,寬5至6米,街道名字來源有說是因為當年在街上有不少經營煙具的店鋪。其中同合盛和雙盛泰曾為慈禧太后通洗水煙袋,十分知名而得此名字。

煙袋斜街
今天的煙袋斜街開了許多不同類型店鋪,多以經營民族服裝及服飾、煙具、茶具、古玩等民間手工藝品為主。

煙袋斜街_大清郵政信櫃
這是一家展示北京郵政發展史的展覽館,同時也是中國郵政什剎海郵政所。郵政所門上懸掛有藍底金字大清郵政信櫃匾額,匾上還有細字寫上一八九六年(清光緒二十二年)字樣。估計這個橫匾不是當年所製。

信櫃是什麼?
信櫃是晚清至民國初年規模最小的郵政代辦點,一般設於商鋪之中,信櫃出售郵票和明信片等,收寄平信、掛號信和少量包裹。

煙袋斜街_廣福觀
建於明朝天順三年(1459年)距今565年的廣福觀是一座道教宮觀,主祀純陽祖師呂洞賓。

煙袋斜街牌樓
14:50,氣溫4度@煙袋斜街牌樓。

地安門外大街_鼓樓
北京鼓樓是元、明、清三朝的報時中心。始建於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距今752年,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距今604年重修,明朝嘉靖十八年(1539年)距今485年重修再鼓樓。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距今124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將鼓樓上的文物嚴重破壞,還好建築倖免於毀。

沒有參觀鼓樓和鐘樓,留特下次再訪北京時再來吧!

地安門外大街
沿車頭方向走往巴士站乘巴士回酒店休息。
巴士消費:2人仔(2元)

18:35,氣溫2度@酒店房間是外賣餃子晚餐。這兩款餃子的口感和味道不理想。份量太大,吃不完,只好留待明天早餐時食吧!原計劃食北京烤鴨,因有喉嚨有點不舒服而打消。
外賣晚餐消費:48人仔(52元)
酸菜豬肉鍋貼(15隻),23人仔(25元)
白菜豬肉餃子(20隻),25人仔(27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有興趣大家互動一下嗎?